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通过“依靠母体搭建创业平台”,孵化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主要办法有:
创办实体,给学生职业岗位。外译为几个相近专业创办一个实体,让这些专业的学生进入其中做挂职员工。目前,外译拥有河北圣兰大学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翻译中心、河北青年大学生旅行社 、动漫公司、河北圣兰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等比较成熟的实体14个。
针对暂时没有或不便于创办实体的专业,外译创建了校内实习实训实践基地,并设立了相应的准职业人体验岗。
帮助学生“借壳”创业。即由外译出面,帮助进入大三的在校生或应届毕业生承包社会上某个相关行业的某个部门。
2、《中国青年报》以“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破解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难题”为题,探索外译毕业生为何成了用人单位的“香饽饽”。
3、当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6.8%以上, 14个系中有6个系就业率达到了100%,其中58.3%的学生实现对口就业,月收入在1万元左右;非对口就业的学生,收入在每月1500元至4500元之间。
4、首次提出“两奖一助,是党和国家的恩情,知恩图报,人人拿出实际行动”。
5、被教育部考试中心授予“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优秀考点”。
6、被河北省教育厅授予“河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7、被河北省人事考试中心确定为“河北人事考试基地”。
8、被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组委会确定为“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多语种翻译选拔基地” 和“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志愿者选拔基地”。
9、被中华全国书画家联合会授予“全国素质教育艺术成果奖”。
二O一O年
1、 “语言自然学习法”课题试验成功, 把现行的第二语言学习的程序完全颠倒过来,对中国外语教学法进行了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改革,让零起点外语学习者创造了四个月脱口说外语的奇迹。
语言自然学习法,就是运用幼儿学习母语的方法来学习外语。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人为地创设这样一个“外语小语境”:让学生不用外语思维和外语交流,就无法生活、生存和学习!二是必须把现行的第二语言学习的程序颠倒过来:先解决“会说”的问题,然后再去研究“怎么准确地说”的规则——他要求学生不管自己发出的语音、语调准不准,都要大胆的先按老师“示范的外语句子”去说、去练、去模仿!每个人每天必须完成会说“某种场景里出现频率较高的十句外语”的规定性任务。
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一直坚持着这样一种做法:让刚进入校园的学生,置身于全新的“外语语言世界”里,如同幼儿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一样,让“必须说外语”成为学生生存、生活和学习的需要,不会讲外语,学生就无法在学生集体中立足。语言自然学习法遵循:“一听、二看、三模仿;四说、五认、六书写”的原则,最后才是对“修辞、语法、发音、句式”进行规范、润色加工并使语言艺术化,语言自然学习法要求:革新传统的教学计划、重新构建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重新编辑教材和重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建立新的考核机制。
2、 “车间式实境课堂”教学法试验成功,创造文科院校“工学结合”新模式,结束了只有“理工科院校”才有“车间”的局面。
无论课堂内外,学生们不是僵化死板的“读书”,而是进行多元化的工作实践。院长孙建中强调,培养“准职业人”的核心就是“真做、做真”。而这,也正是国家领导人在考察职业教育中谈到的,职业教育就是把教学、求知和做事结合在一起,在做中学才是真学,在做中教才是真教。为此,学院教师探索出一种新型的课堂模式,即“车间式实境课堂”。
“车间式实境课堂”教学法的“三个课堂”:
第一课堂,知识体系传授。所学内容与工作岗位对接,与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对接;用于进行“必须的”理论知识体系的系统传授。地点在文化课教室。
第二课堂,原理展示与模拟。院长孙建中说:“原理展示与模拟课堂,就是向学生演示出所学知识的内在规律、联系和因果关系,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原由和结果的关系。”根据课程性质、授课内容,可以用模型,也可以用幻灯片、课件、照片以及录像等来展示。这一过程中,教师安排几组学生进行角色演练,对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指导。最终,打造出一个完美的“样板”。地点为教室、实训室等。
说白了,原理展示与模拟课堂就是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工作环境”中,通过模拟实践,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然后再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怎么做、怎么用更好,更完美。这样一来,就把一向“沉默”的“原理”唤醒了,让学生看到“活”的原理,并乐于“与之交往”,甚至成为“挚友”,同时在“你来我往”中,达到“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遭”的效果。
第三课堂,工学结合实际操作。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技能进行操作训练,实现“工学结合”。地点不一,可利用诸多教学资源,拓展课堂空间,如,实训室、校园、校外实训基地等。
学生实战完毕后,教师结合观察所得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对出现的问题作为第一、第二课堂下次授课的一个重点。“三个课堂”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实现在“做中教、做中学”的目的。
3、《中国教育报》分别以“让‘零起点外语学习者’在四个月创造脱口说外语的奇迹” 和“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试验成功:‘车间式实境’教学法”为题,介绍了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语言自然学习法”的创新与实践经验以及外译如何在文科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经验。
4、准时、守纪、严格,在全国首次把“西点”精神植入“准职业人”培养过程。
让学生“学满学习时间”。通常,高职院校三年有6个学期,而在外译,学生在同样的三年里,要接受6个学期的教育——每周5天课增至每周6天,每天增加1节早读、1节晚读,三年下来,正好增加两个学期。“6”变成了“8”!第9学期被精心安排在大一、大二学年的暑假七、八月份。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进行“主题实践”。外译实行学期制改革,主要目的是巩固学生的专业技能,加大实践力度。
“作息扩大化”。把“作息”延伸到各项工作中。外译对作息有明确的定义:“作”,指每天应该完成的常规任务和领导交办的任务,而不仅仅以作息表中的每一个时间段为界限;“息”以完成“作”的任务为前提,没有完成“作”的任务,即使到了作息表中“息”的时间,也不应该休息。要求教师来在学生之前,走在学生之后。强调,“作息”坚持的出色,就是一个学校的品牌!
改变高校管理“粗放”现象。当前,大多数高校都实行“不坐班制”,教授讲完课就走,辅导员一个人辅导上千个学生,有的学生甚至一两个月也可能见不着他。因此,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成长进步,全凭“自我”教育。可以说,部分大学生的道德滑坡就始于此。外译在办学实践中注意到了这个问题,采取了严格的管理。
5、创建“西点式口语训练营”。
“训练营”采用西点式管理理念,几十个同学为“一个连”,每天早晨7点半至八点准时连队为单位集结在校园各个角落,要求每一个学员“没有借口、立即行动、完美执行”,风雨无阻。
6、依托河北省教育厅“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在全国首创以“责任、荣誉、国家——用责任创建‘家庭、社会、国家放心工程’”为主题的家长联谊会、聘请在不同行业上班工作的家长代表为学院教育教学监督员、建立毕业生反哺母校长效机制、与河北省工商联合作,聘请一百名企业老总为学院教育教学监督员等四种“拓展访”新形式。
被省教育厅副厅长闫春来赞誉为:是我们达到新的培养目标,完成国家赋予大学使命的一个很重要的创举;是大学融于社会的一种具体体现,是办开放式大学的很好的创造,并指出:这种形式应该在全省逐步推广。
被河北省工商联副主席常卫华赞誉为: 在建设新型教育模式方面做出了表率、在培养社会急需的优秀外语人才方面做出了表率。他表示:家长一方面希望学习成绩好,能考一个好的学校,另一方面又希望孩子健康成长,不能因为学习把身体搞垮,身心都要健康。外语翻译学院通过新的探索方式,为中国的职业教育做了应做的贡献,意义非常重大,贡献也非常大。
7、《商务俄语》被河北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精品课。
8、被河北省教育厅批准为“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基地”。
9、被教育部指定为211工程院校在河北自主招生的唯一考点。
10、被河北省考试院批准为自考助学资格单位。
11、河北省教育厅厅长刘教民来院视察后指出:要把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建设成为河北民办教育的一面旗帜。
12、河北省副省长龙庄伟莅临外译视察时指出:要把外译作为河北省对外展示形象的窗口单位,国家或外国友人考察河北教育工作时,一定要安排到外译走走、看看。
13、省长胡春华委派王会勇副秘书长和闫春来副厅长看望25名四川重灾区孩子。参观考察后,王会勇副秘书长指出:今天看了外语翻译学院的办学条件、教学设施、宿舍、食堂和活动场所,感觉学校的办学设施和教育、管理模式都非常好。尤其是教学方式很新颖,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咱们这种教学方式,对我启发很大。我非常高兴看到灾区的孩子们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在这样的高校学习,这是孩子们的荣幸,我们非常欣慰!